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校内科技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内科技动态 > 正文

中日美学者在校研讨跨文化交流与中日关系

通知类型:新闻宣传      发布处室:综合处     发布时间:2013-09-22     阅读次数:


    记者 辛国胜 摄

      新闻网讯 中日友好共处是否可能?钓鱼岛之争前景如何,出路何在?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9月8日至9日,来自日本、美国和中国的十余位知名学者相聚我校,研讨跨文化交流与中日关系。

      本次“跨文化交流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我校哲学系(所)与“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共同举办,是我校开展重大问题高端对话和决策咨询的一次积极尝试。

      我校哲学研究所所长、创新基地主任、哲学系教授欧阳康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他回顾了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后一个月内,应日方邀请访问日本大阪神户并作“共生共荣的中日关系”演讲的历程及感受,阐述了此次研讨会的背景与构想。他指出,中日之间既有两千多年的友好,有也近百年来的矛盾和冲突。2011年日本发生海啸灾难时两国在救援上的积极合作,展现了中日之间的友谊、宽容和大爱。目前中日关系降至冰点,对两国发展均有重大影响。在此特殊时期,我校集合三国学者探讨中日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长李培根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他回顾了中日关系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的困难局面,强调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加强两国学者之间的民间交流,不仅有助于探讨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也是时代赋予两国学者的责任和使命。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中兼和津次,美国Fetzer基金会研究员米谢尔•谢特,新华社前驻日首席记者、世界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张焕利先后代表日美中学者致词,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会上,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德坤教授作了题为“‘和’为贵,‘和’为上:对现在和将来中日关系的若干思考”的报告,提出了对日政策的两个建议,即“和”为上,搁置争议,维持“政冷经热”的近期政策和“合”为贵,求同存异,保留争议,共谋双赢的长期政策。

      日本当代知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横浜市立大学名誉教授矢吹晋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以“尖阁列岛/钓鱼台冲突的起源在于冲绳归还条约里”为题作了详细阐述。他认为中日要解决钓鱼岛问题,除了通过真诚沟通交流来达成东亚和平和探索资源共同开发之路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中兼和津次教授报告了“日中学术交流发展的一些思路”,探讨了开展社会科学国际交流的现状与方式。

      日本平成国际大学教授德冈仁则以“围绕历史学与历史观的日本高等教育政策”为中心,介绍了日本的历史观传统,以及2012年“大学改革实行计划”的由来。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冯天瑜教授聚焦“汉字文化圈与中日文化互动”,提出要着眼于历史的纵深度来看待中日关系,解决中日问题,既要铭记“百年干戈”,也不能忘却“两千年玉帛”。

      张焕利主张“跨越文化差异看今天中日关系”,认为中国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的传统与日本尚勇开放外向好战传统影响了两国的外交政策,跨越文化差异才能改善中日关系。

      欧阳康向会议提交了《共存共荣的中日关系》论文,在发言中则集中探讨“全球视野中的中日关系及其未来走向”。他以“中日近邻,一衣带水,千年友好,平和邦交,相互学习,良性互动,和则两利,共生共荣”为关键词,梳理了中日关系的三种可能前景,尤其分析了历史战争与反思、钓鱼岛争端和力量对比变化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探讨中日两国在承认和搁置争议的前提下友好共处的可能性。

      人文学院哲学系陈刚教授、韩东屏教授分别以“读井上清的《钓鱼岛的历史和主权》”和“文化工具论论纲”为切入点,发表了关于钓鱼岛历史、如何看待中日文化差异、如何治学方面的见解。

      此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水生,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刘海燕,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肖书文、讲师陈玲等也以自己的研究领域为着眼点,围绕中日文化与关系问题作了大会发言。

      9日上午,大会围绕促进中日友好合作建议开展专题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讨论了如何化解中日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冲突,中日友好共处是否可能;如何认识中日文化差异,增进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等问题,进行了坦率、热烈的对话,并形成丰硕成果。

      “此次会议为中日两国学者在学术层面的互相深度了解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我校开展重大问题高端对话和决策咨询的一次积极尝试。”欧阳康认为,本次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高品位的学术交流会议,代表们本着严谨的治学精神,既认真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又坚守各自的学术信念,求同存异,是中日双方学者平等对话的一次良好示范,也为我校学者立足学术研究,投身现实思考提供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