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国内外科技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外科技动态 > 正文

北极暖化与大气气溶胶有关

通知类型:学院新闻      发布处室:科发院     发布时间:2009-04-20     阅读次数:


        美国科学家对北极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北极最近30多年的暖化,很大程度上与大气中的气溶胶有关。
      
        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工业污染、火山喷发以及居民使用的火炉等都会向大气中排放气溶胶。它可以通过反射或吸收太阳辐射直接影响气候,或者通过增加云量、改变云层反射率等特性来间接影响气候。
      
        美国航天局下属戈达德航天研究所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上报告说,他们借助一个“海洋—大气”模型对北极地区自1976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地球北半球中高纬度对于大气中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尤其敏感,北极过去30多年来地表温度上升了1.5摄氏度,其中约45%是由大气中的气溶胶造成的。而南极地区大气中气溶胶的影响要弱得多,同期地表温度上升了约0.35摄氏度。
      
       科研人员解释说,北极地区与北美和欧洲接近,而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全球的气溶胶排放大部分都来自这两个高度工业化的地区。北美和欧洲国家排放的气溶胶向北扩散,在北极大气层中聚集,由于北极地区降水极小,不能有效地将气溶胶从大气中冲刷掉,因此气溶胶在北极大气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对北极气温的影响比世界其他地区也就大得多。
      
    (科技日报)